天津冯玉祥故居冯玉祥故居
虽说叫什么冯玉祥故居,但是这儿的建筑都是后来建造的,当初真正的冯玉祥故居早已不存在了,不过建造的还不错,看上去真的有点沧桑感,也算是还原了当初的旧貌。
天津外国语大学:这所大学位于五大道地区,校园内有许多欧式建筑,如钟楼、图书馆等。游客可以在这里拍摄到美丽的校园风光和古典建筑。睦南道:这条街道上有许多著名的历史建筑,如张学良故居、冯玉祥故居等。游客可以在这里拍摄到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和街道风貌。
最后,沿着成都道向南走,这是五大道地区的终点。成都道上的建筑风格多样,有德国、意大利等国家的建筑风格。在这里,你可以参观著名的冯玉祥故居,了解这位抗日名将的英勇事迹。此外,成都道上还有许多美食店和特色商店,你可以在游览之余,品尝天津的特色小吃,购买纪念品。
大理道:大理道以法国梧桐树为主要景观,被誉为“法国梧桐大道”。这里有许多法式建筑,如法国公议局旧址、法国兵营旧址等。此外,还有一些名人故居,如冯玉祥故居、蒋介石故居等。睦南道:睦南道是五大道中最短的一条街道,但这里的建筑风格同样丰富多样。
冯玉祥故居的介绍
冯玉祥故居位于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,为1936年冯玉祥将军回乡时住所。原有5幢共22间房屋,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,由书房、卧室、厨房、饭厅、侍卫室、客厅、花园等部分组成。厨房、饭厅3间于1937年被日本侵略军烧毁,今存19间。
冯玉祥,生于1882年11月6日,逝于1948年9月1日,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备受瞩目的人物,他以军阀、军事家、爱国将领和著名民主人士的身份而闻名于民国时期。原名冯基善,字焕章,他的祖籍是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竹柯村,而他实际的寄籍地则在河北保定。
冯玉祥故居约2000平方米,由书房、卧室、厨房、饭厅、侍卫室、客厅、花园等部分组成。厨房、饭厅3间于1937年被日本侵略军烧毁,今存19间。安徽省人民***和巢湖市人民***曾拨专款对故居房屋进行全面维修,恢复原貌,并设法征集散存于乡间的有关文物。
冯玉祥(18816—1941),民国时期著名军阀、军事家、爱国将领、著名民主人士;原名冯基善,字焕章,祖籍安徽巢县(今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夏阁镇竹柯村)人,寄籍河北保定;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,蒋介石之结拜兄弟。
冯玉祥故居 1988年,在冯玉祥先生诞辰106周年之际,将客厅辟为“冯玉祥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”,并对外开放。室内陈列有***、朱德题赠的挽帐两幅,周恩来题写的祝寿词及冯玉祥生平事迹照片、手迹、遗物等,系统地介绍了冯玉祥将军的一生。
冯玉祥先后两次“隐居”泰山是为什么?
冯玉祥曾先后于1932年、1933年两次隐居泰山,在泰山上留下了许多值得纪念的历史遗迹。泰安人对冯先生怀有深厚的感情,1991年,就把普照寺冯玉祥故居即当时的“冯玉祥纪念室”扩建为纪念馆,1998年因主展室年久失修、普照寺为宗教场所与纪念馆不协调等原因撤展闭馆,仅留东南院的小展室继续对外开放。
冯玉祥之所以将隐居地选在泰山,是由当时国内局势和他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。对韩复榘来说,拉拢冯可以提高自己与蒋介石斗争的力量,可以“挟冯自重”。
”冯玉祥将军隐居泰山就是这种学习生活的真实写照。中原大战后,冯玉祥将军曾两次隐居泰山:第一次是1932年3月至10月,第二次是1933年8月至1935年11月。1932年“28”事变爆发后,冯玉祥奋力抗争,但未能得到蒋介石的支持。当时山东的韩福举派人到泰山迎接隐居的冯玉祥将军。
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军事作战能力,以治军严,善练兵著称,人称“布衣将军”。中原大战后,冯玉祥将军曾先后两次隐居泰山:第一次是1932年3月到10月,第二次是1933年8月到1935年11月。他不以个人私利萦怀,营救进步人士,呼吁团结抗日,发展农业,兴办教育,扶危济困,为挽救国家民族命运努力奉献。